5月8日,深圳大學高等研究院李猛教授團隊在學術期刊《Environmental Research》發(fā)表了題為“Prokaryotic community assembly patterns and nitrogen metabolic potential in oxygen minimum zone of Yangtze Estuary water column”的研究論文。該研究揭示了長江口水體,特別是其低氧區(qū)域的微生物群落構建機制及其氮代謝功能。博士孫藝華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,教授李猛為論文唯一通訊作者,深圳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。
由于全球變暖和環(huán)境污染,海洋中的低氧區(qū)(OMZs)逐年擴大,嚴重影響整體的微生物群落結構和全球氮循環(huán)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沖積河口之一,長江口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已經(jīng)表現(xiàn)出季節(jié)性的低氧區(qū),但其中的微生物群落組成及其對氮循環(huán)影響尚不清楚。李猛教授研究團隊基于16S rRNA基因和宏基因組測序分析,揭示了長江口水體微生物多樣性、群落組裝機制和氮代謝潛力。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長江口不同水層的微生物群落組成具有特定的變化,以變形菌門(Proteobacteria)、擬桿菌門(Bacteroidetes)和藍細菌(Cyanobacteria)為主,且隨機性過程和確定性過程共同塑造了長江口水體微生物群落。研究還發(fā)現(xiàn),pH值是影響表層水體中微生物組成的最重要環(huán)境因素,其次是硅酸鹽、磷酸鹽和離岸距離;而水深、銨氮和磷酸鹽則是影響底層水體的微生物組成的主要因素。物種和功能基因分析還揭示了參與氮循環(huán)的潛在菌屬,發(fā)現(xiàn)它們在底層水中具有更高的豐度,特別是執(zhí)行反硝化和厭氧氨氧化的微生物類群。
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(32225003, 32393970, 32393971),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(2023B0303000017),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(2018M640815),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實驗室(珠海)(SML2023SP218),長江口-東海長期觀測計劃(LORCE)(14282),深圳大學2035追求卓越研究計劃(2022B002)和深圳大學合成生物學研究中心研究基金等項目資助。
論文鏈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envres.2024.119011